CEO/高階管理者必須做出的3個抉擇


「CEO的職責,在於將公司的資金/資源運用效益極大化」 - Quoted by Warren Buffett


我們先從一個簡單的算式來看 : 營收-成本=淨利,效益極大化的意思就是淨利/成本的比率要越高越好。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買股票,我用多少錢買(成本),最後我脫手了,扣掉成本後,我的報酬率是多少。

然而,在實際的企業營運上並不是那麼簡單。身為CEO,要面對的挑戰包含了(1)如何讓收入增加 (2) 如何從眾多可能的專案中選擇應該要做哪一項,才能讓收入增加 or 成本減少 (3) 成本與收入是連動的,如何平衡彼此,讓淨利極大化。

潛白一點來說,就是把東西/服務賣出去收到的錢。但,東西不會自己賣,要靠人來賣(人事費用), 要包裝, 要廣告, 要物流, 收了款項要請會計師作帳 bla bla bla ....銷售的過程中有可能是靠人力發傳單,讓網紅幫你賣,擺上電商,促銷,打折,不然就是逼死業務....很多很多的方式,全部都跟成本有關。

所以,CEO最有挑戰性的就是要決定用哪些最 cost-effective方法把東西賣掉嗎?

CEO必須在眾多的投報率中做出選擇

假設A這個東西所有成本加起來是60,售價100。CEO賣了3個A,收到了300元,投資報酬率是66%(120/180)。假設你現在多了一個選擇,跟A類似的產品B(但不完全相同),你會 (1) 去生產A,再賣掉 or (2) 賣B,成本40元,但可以賣到70 元 ?

以A來說,投入60但我可以賺 40,投報率 = 66%
以B來說,投入40但我可以賺30,投報率 = 75%

所以以資金的使用效率來說,投B會比較划算

不同的產業都可以利用投報率的觀念去試算,如銀行業的借貸 function,成本就是給客戶的平均存款利率+其他的作業成本,你的項目必須要高於這個成本才會賺錢;再來看買房這件事,你的成本就會是「定存利率(自備款)+房貸利率」,為甚麼自備款還有成本呢? 那是因為你如果這筆錢不拿去付房貸,你存在銀行裡的定存至少還有利息吧? 而買房子這件是創造出來的營收在哪? 那就要請各位讀者自己去思考了。

作出對公司資金/資本運用效益極大化的長短期決策,是CEO的使命。請注意,這裡有個關鍵字是"長短期",也就是說CEO不能只看短期的戰術(就是馬上可以看到成果的項目),還要同時布局長期的戰略目標,也就是短期看不到成果,但對長期發展而言有極大的影響的項目,如IT/數位化的投資,品牌建立......舊文回顧 : 甚麼是戰略,甚麼是戰術

並判斷投報率與風險的平衡點

了解了投報率後,我們再來看看另外一個例子 : 今天公司靠著賣A跟B賺了很多錢,但是同時也吸引了許多競爭者,撒了很多錢做行銷跟殺價競爭,投報率越來越低,CEO想著,是否 (1) 要砸下重金併購最大的競爭者,這樣一來,就會停止殺價競爭,投報率會回升 (2) 去開發一個新的產品C,功能完勝A and B (3) 不樂見此產業前景,花一筆錢轉投資完全不相關的產業

每一個選擇都有不同的投報率,以產業熟悉度來說,選擇(1)會是CEO的舒適圈,是熟悉的產品/產業,deal 的關鍵應該在於併購成本;(2)對CEO來說風險較(1)來得高,但是如果成功了,有機會再把市場吃回來;(3)是風險最大的,但可以跳出原本產業的限制 or 想辦法與原本產業結合,創造更高的報酬率。

舉個例子來說,全球50大的壽險業者都有跨足資產管理業,聽起來風馬牛不相及。但壽險業的本質其實是投資,拿保戶的錢去投資,賺取更高的報酬賠付給保戶;而資產管理業則是替法人/個人/有錢人投資,兩者的主要核心業務都是「投資效益的最大化」,所以這樣的轉投資是比較安全的。相反的,有的轉投資是投在很熱門,但CEO完全不懂的行業,這樣的風險就很大。

所以,從內部的專案(internal)到外部的擴展方案,CEO都不斷的在衡量投報率與風險,以確保這筆錢達到最大的效益。這說起來很簡單,但很多CEO也會看走眼,選到了投報率超級差,但風險極高的案子。

同時在短期與長期中做抉擇

這是CEO這樣專業經理人的痛處。理性的來說,大家都應該選擇投報率高的專案,但是有另外一個關鍵的因子就是「時間」。簡單來說,如果今天你賣了一台電腦,30000元,但買家說我現在現金有其他的用途,如果我可以晚一個月付款,我可以給你35000元。

你會答應嗎? 

對,時間就是種不確定性,雖然買家給你較高的報酬,但也伴隨著風險(他人就消失在地球上了,30000元完全收不到);這也反映了為甚麼長期借款的利率會高於短期借款,因為風險貼水的緣故。

而另一個看到時間的角度是在於: 較長期的專案,如數位化、建置數位倉儲、透過各樣的方式建立品牌形象、教育訓練等,都是短期內看不到報酬的項目(簡單來說就是無法量化),無法反映在財務報表上,但是卻對公司的長遠發展有相當大的影響,而且越晚做效益的實現也會同步往後挪。

然而,多數的經理人必須對股東交代,對華爾街的分析師交代,通常會選擇不是最差,但也不是最有效益,卻能短期實現(最好能上版面)的專案,這個在Warren Buffett看來,完全是錯誤的方式。

昨天跟一個在台灣資產管理公司工作的朋友聊到,當年她在華爾街的UBS(瑞士銀行)上班,所謂的長期投資,看的都是10年以上的長期觀點,而回到台灣來,對長期的定義只剩3年。這也可以反映出台灣的企業家/投資人多偏好短期的項目,對於那種長期但高回報的案子(如: 天使基金/創投)興趣缺缺。連帶的也影響到台灣企業的視野與壽命,像台積電這樣的企業,真的還是少數。

結論: 同時考慮風險/時間/投報率並非易事

CEO每天都在想著決策、優化、資源配置,這個都需要經驗的累積與理性的判斷,說實在的,絕非易事。然而,這個本來應該是感性文青的我,在多年投資圈與CEO幕僚的歷練下,開始學著以相當理性的角度去思考/分析每一個項目的利弊得失,替公司做出最佳的選擇。但回頭來看,在商業上理性與科學,真的是比較不會讓決策出大包。

然而,我們每天日常生活也都在做跟CEO類似的選擇,只是我們最主要的成本叫做「時間」。大家的籌碼都相同,但如何應用真的是看個人,有個人會選擇加班,期望老闆可以看到,績效可以上來,然後調薪;有的人去運動,換取更好的身體,減少未來的醫葯支出;有的人去參加 social event,收集資訊建立人脈,以便未來轉換跑道;有的人決定跟A吃飯而不跟B吃飯,因為A比較有可能替她帶來生意;有的人是回家陪家人,因為,親情與幸福無價。

這都是資源的配置,是根據自己定義的投報率做出的選擇,不是量化的數字,因為,感性無價。

-
小 Mi

曾擔任矽谷創投分析師、併購顧問、亞洲綜合性財團的海外戰略主管,目前擔任上市公司的戰略主管,負責企業改造及新商業模式建立。康乃爾大學應用統計碩士畢業,並於近年取得UCLA跟新加坡國立大學 EMBA雙聯學位;曾於旅居美國(紐約+矽谷)、新加坡、上海,擁有豐富的海外生活經驗。

有深厚的東方思維加上長年於西方商業社會打滾,讓他的東西方混合思維,在企業對外擴張時扮演了很好的協調者角色。目前也擔任孵化器的創業顧問/導師,協助新創公司驗證/建立商業模式;同時他也是<起初文創>種子講師,主要講授商業模式,創新,以及人生定位相關議題。
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