菁英創業取代草根創業 ?

 


前幾天在微信上跟一位前輩聊到彼此在輔導新創公司的經驗及觀察,他觀察到中國目前看到的新創企業的趨勢是菁英創業,草根創業的時代已經過去,而繼續討論之後下也發現在海外的創業環境也是如此。

為甚麼當年王永慶,郭台銘白手起家這樣類似的故事在現在幾乎都聽不見了? 

相較於上一個世代,當今的創業環境在3個層面上與過去有很大的不同,陰錯陽差之下,這些因素對於菁英創業是更具優勢(是相對優勢,但不代表新創公司面對道的挑戰因而減低)

[創業所需的知識/技術含量較高]

早期台灣與中國的產業都屬於技術層次較低的行業,現在看到的大型集團,許多都是從甚麼布庄,進出口貿易,小型簡易的製造業開始,伴隨著經濟成長,逐漸累積財富後擴展。你只要有膽識跟抓住機會,基本上都有機會創業成功。

然而互聯網的興起,資訊不對稱的狀況已經改善很多。電商的產生,更是壓縮到許多做傳統貿易的商家。產品複雜度,商業模式與相對應的知識相比之前要複雜得多,也需要更專業的知識。想像你現在要創業,要在一堆人的想法中脫穎而出,又要在執行面上可以掌握得住,是相當有挑戰性的事。如果要像上一代這樣從許多小生意開始大概只能到東南亞或非洲,到那些經濟開始準備起飛的國家分一杯羹。

過去一段時間接觸在檯面上相較比較成功的新創公司founder,都是傳統定義上的高知識份子,如

-          Pinkoi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,卡內基美隆大學畢業
-          Appier創辦人,史丹佛大學畢業
-          女人迷創辦人,倫敦政經大學畢業

這些人的教育水準高,擁有現在互聯網時代須具備的基礎技能,能接受到的訊息相對的寬又廣,加上紮實的訓練,在創業的起跑點上其實已經有較為優勢的地位。畢竟知識的多寡絕對會決定你能創甚麼樣的業,過去不須太多知識水平的年代已經過去了。

[資本的重要性提高]

目前所有創業家最頭痛的一個問題就是募資,因為現在不管做甚麼都很貴。更不用說如果要玩互聯網這個戰區的話,沒有個幾千萬是出不來的。中國與美國創業家的主要資本來源大多是創投(VC),可以玩的東西比較大/多元,再加上創投本身的資源,比較可以抵禦初期現金流為負的狀況。

舉個例子來說,一樣是做空氣清淨機(最近很夯的),如果你的競爭對手有創投的支持,扣除研發成本外,手上還有好幾千萬現金做行銷,相較於僅靠自有資金的人,這群人玩的行銷戰就會比較殺,直接讓你退場

但是在台灣就比較辛苦,沒有所謂真正的創投,多數都是要新創事業已經撐過燒錢期,看得到IPO的影子的時候才會進來。事實上,有很多新創在初期就掛掉了。

姑且不論上述這些人的家底,但是他們有比一般創業者更有優勢的東西,就是無形的資源,包含了校友、入職場後接觸到的人脈等,都有機會比其他人取得資本的挹注。也是因為這樣子的原因,成功的機率會相對較大。

[分析梳理資訊的能力需求提升]

創辦人其實就是一邊要做事,一邊要下決策;然而資訊爆炸,要有良好的決策品質需要有強大的判斷力。雖然我覺得邏輯是天生的,但後天帶來的經驗可能幫助更大。在早期創業的年代,重視的可能是人際之間打交道的能力,早點出社會打滾的人是具有優勢的,加上當時創業門檻不高,通常機會不會輪到這群高知識份子(因為都去坐在辦公室替人家打工了)

但是現在可能團隊分工,通常都是幾個人一起創業,各司其職,相互互補;身為創辦人真正要補強的就是判斷能力與管理能力,其他的東西其實還是有同伴可以互補。創辦人真正要想的是找出對的人做適合的事情。這些管理/資訊消化的觀念,有可能是天生,但是上述這群人在經過學術/商管教育的訓練後,會對於這些技能有所強化(但不是絕對),在咀嚼資訊的過程中,較能梳理。

但,創意呢?

ㄟ,新創公司不就是在搞創意的嗎? 怎麼還在談這件事? 前輩在跟我聊這件事情的時候有提到說,這樣會不會減低創意的發想,讓做出來的東西都是follower or 山寨而來? 

有的人說,書念得太多就會缺乏創意,變成copy cat;有的人說,那些草根創業者因為nothing to lose,反而可以激發它們無限的創意,不受任何疆界與限制。我自己的體會是,因為學習到了太多的創業工具與方法,往往思路上會被某一種程度的框架框住,可能可以做出很不錯的產品跟建立起一個還不錯的公司,然而要大破大立,真的think out of the box去思考,則需要不斷的衝撞與克服害怕失敗的心魔。

Mi的觀察與反思

深入思考後,其實菁英創業某種程度是種假議題。關鍵真的是在你的知識含量能否匹配你想要做的產品與服務。產品的技術含量越低,也代表著護城河也越低,同時間有可能有數個競爭者跟你做類似的事情,是越來越容易被超越的。

這背後也反映了,終身學習是有多麼重要的事情,不然你的產品/服務很快就要疊代了,很快的創業,也很快的歇業。

在一個動盪及經濟活動的轉型期,機會很多,但相對的挑戰也很多;唯一不變的法則是不斷投入你的腦力資本,讓產品/服務/商業模式持續優化,才有可能撐到IPO那一天。


註:這裡所指的創業,是指創立一間公司,負責產品上市/規劃,銷售,通路管理(若有),服務,最後的目標是要規模化。微型創業,如開咖啡廳,做做小吃店則不在本次的討論範圍,是屬於微型創業的議題。


-
小Mi

曾擔任矽谷創投分析師、併購顧問亞洲綜合性財團的海外戰略主管,目前擔任上市公司的戰略主管,負責企業改造及新商業模式建立。康乃爾大學應用統計碩士畢業,並於近年取得UCLA跟新加坡國立大學 EMBA雙聯學位;曾於旅居美國(紐約+矽谷)、新加坡上海,擁有豐富的海外生活經驗。

有深厚的東方思維加上長年於西方商業社會打滾,讓他的東西方混合思維,在企業對外擴張時扮演了很好的協調者角色。目前也擔任孵化器的創業顧問/導師,協助新創公司驗證/建立商業模式;同時他也是<起初文創>種子講師,主要講授商業模式,創新,以及人生定位相關議題。
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