決策思考的5大誤區



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,「選擇的重要性大於努力」,如果這個假設成真,那如何做出一個做適合的選擇就是關鍵(註)。從第一份業務的工作,到外資顧問公司,創投,財團經營決策的幕僚,一直到踏上講師/獨立顧問這條路,我都在協助客戶, 主管, 老闆透過科學的方式以及人性的思考點作出最符合公司利益的策略。

從個人的觀點來說,從每天要吃甚麼早餐,到念甚麼科系,要不要出國念書,甚至到我要不要離開公司自行創業,都是在做決策。甚至可以說,今天的我們,是過去點點滴滴的決策累積而成。下列就是從我過去10多年來的工作經驗歸納而成的思考誤區: 

客觀的事實(fact)與主觀的觀點(opinion),你分清楚了嗎?

這是我進管理顧問公司後學到最重要的觀念;在經營者做決策的時候,資訊/資料的input絕對是不能少的,所以跟老闆報告經營管理相關的事情最忌諱的就是說出"我覺得xxx",因為那是代表你主觀的判斷。

記得第一次寫分析報告的時候,在文中寫了 X 證券在去年表現優異,業績成長了Y%;報告交上去後就被我主管叫過去問話了。她問道 : 你有去看過別家的證券公司去年的表現嗎? 如果你看過了,就會知道X證券相對來講是表現不佳的,你下「表現優異」的這個結論,單純是你覺得Y%的成長率是很好了,但是客觀的來說,X證券落後於其他公司。

這是我牢記在心裡的一個 lesson learn,我的結論單純是從我的觀點來判斷,因為好跟不好,其實是相對的。我並沒有真的很客觀地去呈現。由於這個報告是診斷報告,並非像有的報告是要promote X公司,所以要用很客觀的角度來描寫,才能給客戶一個很中立的判斷。

自此,我一直學習著如何分辨主觀與客觀;也從許多經營者/老闆的身上發現道他們都有維持客觀判斷,不被情緒影響的特質。也因如此,才能有相對較佳的決策品質。

你是在做決策,還是只是在選擇你的喜好 ?

決策的背後通常會綁一個要解決的問題,也就是說下決策的依歸會是將要解決的問題利益最大化/風險最小化,而這過程中必須帶有許多的條理與分析,並非單憑個人喜好,爽不爽。

我們從小都很習慣2選1,"去東區,你要搭捷運 or 公車";"你早餐要吃麵包 or 饅頭";"你要在台灣念大學還是去美國念大學"。這樣的問法基本上是簡化了決策的過程,上述的每一個問題都還可以拆解,例如第一個問題,我還會思考的點是 (1) 你要去哪 (2)去那邊要幹嘛 (3) 今天穿甚麼 (4) 現在外面天氣如何 (5) 現在時間如何(可能會遲到/塞車) (6) 要同行的朋友是否會順路經過我家........

如此一來,我的解法可能就不會是捷運 or 公車 2選1,有可能是選項3,也有可能是綜合(先搭計程車到捷運站然後再換捷運)。如果是2選1的狀況,往往會落入在這2者間的偏好,而非理性的分析。

著名的風險管理大師 邱強博士也提到,要訓練小孩的決策力,最好給他5個選項選,而不是單純的2選1;在我管理團隊的時候,我也會常常問我的下屬: 你策略要解決的問題是甚麼? 還有更多的 idea嗎?

我們不一定需要找一步到位的solution,或許可以找一個間接但卻更有效 的答案

缺乏以終為始的目的性思考

目的不清楚,決策思考的路徑也會不清楚,提出來的解決方案就會是錯的。剛好是前一週,1個我之前帶過的manager跑來找我問關於客戶訪談/調查的專案,說總經理要請他來問我的想法。聽完了briefing之後,我就問他 : 你的目的是要找出客戶的痛點,藉以改善我們的服務;還是要改善業務員跟催的流程,確保每一位業務員都有照我們拜訪客戶的SOP走 ?

兩者目的不同,問題的設計與訪問的對象也會不同,最後的效益也會不同。前者是以客戶為導向的思維,後者是公司運轉管理的角度。很顯然的,他沒想清楚,所以思緒很亂;逼著他想清楚,決定目的之後,剩下的框架其實就很好解決。

我們常常看見大家在會議上的討論後來是歪掉的,根本文不對題,完全往錯誤的方向走;另外一種狀況是,太貪心,要想出一個策略同時要解決ABC3種問題,所以設計出來的解決方案就會四不像(上面提到的那位manager就是太貪心)。

常常問自己 為甚麼要做這個決策,目的是甚麼,緊緊扣住,才有辦法拋出與目的強力連結的解決方案。

盲從背後的心理狀態

我在輔導企業的時候,一定會做的事情就是盤點公司的核心競爭力(core competence) ,正因為每間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都不一樣,所以別人在做的事情完全搬來我們家做,不一定會有效果,有時候反而是幫倒忙。舉個例來說,大家都在講數位化,講互聯網,講電商。所以可以看到很多的企業忙著把自己的產品搬到網路平台來,因為每個董/總在外面都會聊天,好像誰沒做誰就落漆,沒有跟上潮流,面子掛不住。

然而,不是每種產品/服務都適合丟到網路去販賣,後面的戰略思考其實是整個企業未來的定位,不是想到就做。盲從背後的心理狀態 = 沒自信,也就是企業沒有認真的思考過自己該不該做,要做,何時要做,by phase ? 看到別人做這個,我也要做,那個人做那個看起來很厲害,我也要做,最後就是4不像。

還是老話一句,要跟著潮流走的時候多想想,下一步,甚至下下一步,下下下一步,你要把這間公司帶往哪裡。如果沒有明確的想法,那麻煩請先暫緩,冷靜一下。

你不會知道你不知道的事情

這真的牽涉到個人的"資訊力"。這也是為甚麼我鼓勵我的同事們要多去參加研討會,新創聚會,演講,甚至出國去看看世界。如果把決策譬喻成為煮菜,那腦袋裡裝的東西就是煮菜的材料,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是如此。

往往我最有收穫的地方就是到海外去出差 or 跟不同行業的朋友吃飯;在海外出差的時候我很喜歡一個人亂逛(好吧,我很大膽),主要是驗證跟我在數據上/報告上得到的資訊吻不吻合(對我來說數據是參考值而已,當地的觀察才是重點),觀察消費者習性,國家發展的概況。後者則是透過別人的經驗來擴展自己腦袋的資料庫。畢竟許多東西是息息相關,多知道點資訊就可以把自己腦袋中有的資訊串接起來,串接得越多,越有辦法去判斷訊息的真偽 or 方案的可行性

如此一來,在做決策的時候才不會被自己認知的疆界給限制住,而做出思考點較窄的決策。

小麥的反思

決策力可不可以訓練,其實是可以的,但後面要配合的是學習型組織的思維與設計。台灣缺乏容錯的企業文化下,主管太習慣一個口令一個動作,下屬完全沒有機會去訓練決策能力,到最後甚麼事情都是老闆裁決,當年雍正會累死大概也是這樣。

我父母從小就是用學習型組織的思維在讓我逐步的學習如何做決策,小從金錢管理, 每週六家庭日的路線設計,到晚上的飯桌管理講堂(我爸會出一堆的管理狀況考我),聯考選系,出國念書等,,,,,到現在我還是會找我老爸討論公司的經營,這其實是從小就可以訓練的。

恩恩,未來看是不是有需求來開一個專屬青少年的決策力課程........


註: 我不使用"對的選擇"這個字係因為每個情境都大不相同,決策者擁有的資源也大不相同,對A好的選項不一定對B好。Ex: 對一個家境不錯的人,大學畢業後就出國留學可能是提升競爭力的一個選項;但對一個資源相對稀缺的人來說,出國留學可能要背上200多萬的負債,利弊之間的拿捏,可能就不是他/她提昇競爭力最好的選項

留言

熱門文章